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两百四十六章收服公孙策 (第4/5页)
、配制胶泥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为了伟大的出版事业,挥洒着他们青春和汗水, “知道大宋时代周刊为什么卖的这样火么?”庞指着前边扔在赶制加印的第三期周刊,公孙策、杨排风齐露不解之色。 “为什么?”两人几乎是异口同声的问道。 “四个字:雅俗共赏。”四哥拿起一本已经印好干透的周刊“你们看,这里头四十八页的内容,涵盖的内容包罗万象,不管是研究学问地,还是喜欢看小说地,又或喜欢杂谈野闻地,都能在大宋时代周刊上找到相应的内容。” “还有就是我们周刊强大的编辑队伍,他们以他们孜孜不倦、咬文嚼字地态度保证了每篇登载文章的质量。不管是一些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坊间评话、奇闻趣事,还是专业性相对较强的各种读书、论述文章,研究及注解,都有相应的编辑负责筛选、修改、润色,最后经过我们的大主编——皇上的文学侍从、秘阁校理范仲淹大人审订才可以送上我们的印刷流水线。”四哥很潇洒、很自信的拍拍胸“非是在下自夸,侯爷托我一手网罗不对,是礼聘的编辑部的人才,绝非京里任何一家府邸的门客文人能比,那真叫一个‘文才横溢,俊采星驰,饱学士习之盛济济焉,彬彬焉’” 四哥说得尽是实话,完全没有自夸,本来嘛,欧阳修、范仲淹,光这两位主编日后就是名垂青史的大文豪,加上准备招来“实习”的一心要拜他为师的王安石、和他一块的曾巩,还有四哥甚至准备废点心思,挖掘挖掘人才,把唐宋八大家里的宋六家全部拉过来给自己打工。 公孙策听得目露神往,其实根本不用摆出欧阳修和范仲淹两个人,光是这一路看过来他就已经动心,再一想庞在病房说得给他介绍‘一份工’说的似乎就是这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