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两百三十七章做官不是这样滴 (第4/5页)
,可是既然现在他要借赵世清之手把公孙策收到麾下,死心塌地的跟着他做事,那么暂时就用不着只得白白浪费掉这么好一个机会。 不过一切都是换人才,值! 是啊,人才纪最重要的是什么?人才纪呢?当然也是人才,所以四哥不惜放弃对太子党的打击,也要先把公孙策招到麾下——四哥多一帮手,包拯断一臂助,此消彼涨,就算丫日后官复原职,也更加奈何不了老子。 但是包拯想咸鱼翻身,恐怕很难。 棒打落水狗,一向是庞太师的风格,三天来的早朝,高太尉、张方平、孔道辅等麾下大将,还有一票摇旗呐喊的小喽罗,轮番、依次、再三地参奏包拯,也亏的老头子和他的羽翼有这本事,竟然把包拯为官至今,从监察御史到三司户部判官,到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再到三司户部副使、知谏院,再到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等诸州,再召入朝,任龙图阁直学士、御史中丞,这期间包拯办过的案子哪怕有任何一点点细微的疏漏,全部被揪了出来,作为以往劣迹当堂朝他难。你说这人呐,就算是天生当官的料,刚上任时能不出点岔子捣点错嘛,就算是包拯,乍然到地方上担任一方大员,也总会有点疏失的吧,这都是情理范围内可以理解的事情。 但是,庞太师和他的党羽,小事化大的本事不是一般的厉害,抓错了几个纨绔,误关了一位郡王,都能被整得包拯罢职丢官,这些小事情一样可以用来加深他的罪名。包拯为官几十年,先后转任各地,一时之间哪里搜集得到这许多“污点”明显是庞太师从包拯吃了熊心豹子胆胆敢和他为敌起就早早就准备好了,这时适逢其事,拿出来以。 每一次的批斗朝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