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1977_第七章 小鸡长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 小鸡长毛 (第5/6页)

窍和这个技巧说起来都似乎很容易,可真要做起来却不是一般的难。因为这两招儿都与人的意志分不开,必须是最舍得遭罪的人才能学得会、做得到。

    让他格外欣慰的是,洪衍武和陈力泉无论身体素质还是能吃苦的劲头,都颇有他当年的味道。所以他们运用这口气的能耐,很快就追上了年轻时的他。

    要按道理讲,“海碰子”无论是扎“刺锅子”还是弄“海红”(行话,学名贻贝,也叫青口,干制品则被称作淡菜,是一种双壳类软体动物,壳黑褐色,生活在海滨岩石上),就象大人打小孩,太容易不过。真正的“海碰子”,要是谁去碰“刺锅子”和“海红”,那绝对算是掉价。

    可洪衍武和陈力泉,他们又是怎么样去捞“刺锅子”和揪“海红”的啊?哪怕连干了多年真正的“海碰子”,论效率也远不如他们高。

    不说别的,现在他们俩只要一头扎下去,五六米水深下,一个礁石的“刺锅子”,一次性都得胡撸干净了才肯罢休。哪怕是彻底揪干净一个礁石上的“海红”,他们也用不着扎第三次。

    所以别看他们目前还只是捞些触手可及的大陆货,但这种水下运气的水平,对于许多真正的“海碰子”而言,已经是望尘莫及了。

    第二,那就是洪衍武和陈力泉他们身上,确实有一手很神奇的真功夫,他们皮糙rou厚得似乎根本就不会受伤。

    本来他们告诉他的时候他还不相信,可自打他亲眼见到这俩小子赤手空拳不带手套就能捞“刺锅子”,在礁石上光着脚丫随意地踩着“海蛎子”(行话,学名牡蛎,是海洋中常见的贝类,南粤称“蚝“,闽南称“蛎房“,北方渔民称之为海蛎、石蛎)蹦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