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03 (第3/4页)
昌和、隆安三朝,隆安十六年,即1840年,帝国基本完成工业革命,与英国一同成为欧亚大陆唯二的工业国家。 —————————————————————摘自在康熙朝,康熙帝设南书房加强巩固君主的集权,然到了兴平朝,兴平帝却停止了君主的集权,这样一来宗室就会对帝皇政策的实行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然而兴平朝最有作为的十位亲王,全都是惊才绝艳的人物,帝皇对这群兄弟的放权和信任令政治局面回归到了清初的议政王制度,后又通过不断的派遣八旗子弟外出留洋,从思想上瓦解帝国的上层贵族的封建思想,一代一代的改变下来,王朝的君主制度开始渐渐脱离封建时期的君主独裁。 1840年,当工业革命完成后,清王朝无论是上层贵族还是下层人民都感觉到君主制已经不能适应帝国的发展,J江书局所发行的更是发起了一个讨论,论国家体制的改变,不断的刊登各界人士的言论。1849年九月,隆安帝载英下令全国各领域派代表上京参加在乾清宫举行的会议,史称“共和会议”。 会议举行了半个月,在1849年10月1日,废除君主制,实行共和立宪,改名中.华.人.民.共.和.国,而第一任主席便是隆安帝载英,统治阶级则由满人汉人各占一半。 以如此和平的方式从君主制过渡到共和制,这在世界历史上来说是史无前例的,中西史学家都认为这主要得益于将近150年的中西文化碰撞,自兴平帝起的清朝帝皇对于各个领域都表现出了无限的宽容,又同时保持了政局的稳定和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