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3章 商议 (第2/4页)
自己的女儿。 刚回到家,就见到了县令大人身边的陆离。说是县里来了一位有大学问的先生新开了一个书院,现在正在招生。县令大人让他来知会一声,他们家的孙子都可以去读书。 金老太太瞬间高兴了。孙子孙女都能有个好前程,这是莫大的好事儿。 拒陆离所说,天赋好的,读上两三年就可以参加童生试了。 童试可以视作读书人的晋升之始。童试主要分为县试和府试两个阶段,如果有幸通过了这两个阶段的考试,那么便可以获得童生的称号,如此才证明你已经具备了文化知识和学识能力。 私塾是我国古代社会一种开设于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的民间幼儿教育机构。它是旧时私人所办的学校,以儒家思想为中心,它是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私塾是私学的一种,清代地方儒学有名无实,青少年真正读书受教育的场所,除义学外,一般都在地方或私人所办的学塾里。因此清代学塾发达,遍布城乡。 书生古代多指儒生。《三国志?吴书?孙权传》注云:“(赵)咨曰:‘吴王……虽有余闲博览书传,籍采奇异,不效书生寻章摘句而已。’”当“书生”与“白面”连在一起时,特指少年文士,含有年轻识浅之义。 书迷心迷恋于书的人。元末宋濂,因家贫无力购书,只好到处借阅,读后还把书全抄 下来。即使天冷砚台结冰,手指僵硬,也抄书不止。被称为“书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