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 康山酒会 (第7/16页)
任之人,说不定搞好关系,以后还能引以为援。 他熟知官场人物,平日留心于朝中大臣履历,忽然想起一人,便帮江春解围,道:“江大人,本朝现任河东河道总督的大人,便是姓兰,其实是进士出身,和家生子并无关系。兰姓并不显著,是以反而会让人听者有意。江大人若看着这戏文这般读下去,只恐日后流传出去,竟让人看不起兰大人了。”其实当时河东河道总督,名叫兰第锡,是山西人,和珅记得这一节,遂提点江春,这剧需要修改。 江春何等精明,听和珅点拨,又想起家生子一事,一时已然明白,道:“多谢和大人,皇上,是臣疏忽了,竟差点耽误了兰大人,臣之后便告诉他们,有关的内容,一定要改。”既然有关的都要改,自然“家生子”也不能说了。 “改不改的,倒也无妨。”乾隆想想这故事既然是明朝流传下来,想必百姓也不会多想。又道:“只是这故事确实不好,朕记得上次来,你也是安排了一场评话,名字叫《审刁案》。那出戏不错,朕还记得。” 江春一时未答,江昉知道其中事由,悄悄从后面对江春道:“兄长,那《审刁案》,前年知府大人清查剧本,已给禁了。” 《审刁案》涉及一位有夫之妇刁刘氏与外人通jianian,虽然最后刁刘氏因违反国法,终被正法,本也是宣扬教化的故事。但却有人认为通jianian桥段是“诲yin”之作,竟把这剧一同禁演。江春听了,大概明白了事情来由,但也不敢直说。便道:“皇上,那《审刁案》确实不错,可惜愚民无知,曲高和寡,现已无人演了。其实这扬州评话,并非臣最擅长的。臣家原在徽州,那里另有臣的一个戏班子,若皇上愿意,臣愿献了进京,为皇上助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