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8章 (第3/4页)
意。 首先是歌词。 这歌词实乃白元二人的诗句,前一首为白居易的《梦微之(十二年八月二十日夜)》。从诗名就能知道,是白居易思念元稹之作。当时他被贬江州,与元稹一南一北,相隔千里。山高水长,通信不便,白居易思念成疾。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白居易情深至此,竟与元稹梦中相会。 而后一首诗则是元稹的《酬乐天频梦微之》。 他收到白居易的《梦微之》后,当即作诗回复。此诗用韵和白诗完全一致,就连内容都彼此呼应,是典型的唱和诗。元稹用“不梦君”三字对应白居易的“梦见君”——如今我身染疾病,神魂颠倒,我明明如此思念你,可恨你就是不肯入我梦中,令我梦遍闲人,却独独梦不见你,真让人痛不欲生。 两首诗连起来才是整个故事。诗作既有时间先后,刘采春先唱白诗自然无可指摘。况且天幕正在讲“集句诗”,“集句”乃摘句子并列,而刘采春这一曲乃摘全诗并列,倒与天幕所言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次是情感。 众所周知,微之与白乐天最密。世人夸其二人“虽骨rou未至,爱慕之情,可欺金石,千里神交,若合符契,唱和之多,无逾二公者。” 仙人刚刚还在夸赞元白二人友谊深厚,如今选两人的唱和诗,是再合适不过。元稹的诗中是对白居易的思念,而白居易的诗中又有元稹的影子。刘采春以此并列而歌,巧妙地避开了“用诗争高下”的竞争意味,用不显山、不露水的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