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117章 保护好我们的技术 (第3/6页)
故。 春秋时,鲁国有一条法律,即鲁国人在国外沦为奴隶,如果有人把他们赎出来,可以到国库报销赎金。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贡在国外赎回了一个鲁国人,但回国后却拒绝收下国家的赔偿金。 孔子知道后说:“子贡你做错了。从今以后,鲁国人将不会从别国赎回奴仆了。向国家领取补偿金,不会损伤到你的品行;但不领取补偿金,鲁国就没有人再去赎回自己的遇难同胞了。” 孔子的另外一个弟子子路,救起了一名溺水者,那人为了感谢他,送了他一头牛。子路没有拒绝,直接收下了。 对此,孔子高兴地说:“从此以后,鲁国一定会有更多勇于救落水者的人了。” 周夏严等冯记者说完这个典故,一摊手道:“您看,几千年以前的孔子都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维持一个规则最好的方式,就是可以让付出者得到相应的报酬。而如果只靠道德进行约束的话,这件事情慢慢的就不会再有人做了。而外国的专利法正是维持人们创新的正向激励。所以我才说这恰恰是我们国家亟须完善的地方。” 可周夏严没有想到,冯记者听到这里却摇摇头说:“小周,我对你这个观点不是很赞同。咱们以前也没有专利保护的法律,可国家不是仍旧进行了大量创新吗?” 的确,哪怕后人再说共和国建国初期的时候艰难困苦,但也不敢否认前30年的飞速发展。一个贫穷落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国家,只用了30年就基本解决了饥饿问题,卫星上天,原子弹爆炸,核潜艇下水。如果说那会儿没有创新,那才是真正有问题呢。 周夏严摇摇头道:“冯记者,以前我们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