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少将军_第564章:神弩,兵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64章:神弩,兵制 (第4/4页)

地,所以掌握在国家手里的土地,占全国土地的真实比例可能只有两成,甚至不足两成,这才是开国丞相卓明峰极力坚持严守三成红线的原因,堪称远见卓识。

    府兵制与“均田制”结合,才能最大化发挥府兵制的作用。

    均田制,就是中央政府无偿分配土地给农户,一部分土地在耕作一定年限之后,归农户所有,等农户死后,这些土地大部分归还官府。

    均田制赋予了府兵安身立命的根本,能够极大提升士兵的士气和战斗力,却有一个前提。

    国家需要有更多的农田。

    隋唐时期是府兵制的巅峰时期,军队的战斗力已经超过了尚武的汉朝,甚至出现统帅无能、将士依然不败的情况。

    但到了唐玄宗时期,唐玄宗也不得不推出募兵制。

    因为,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土地兼并现象越来越严重,导致国家回收土地越来越难。

    想要维持府兵制,国家就需要源源不断拿出土地分配给农民,就需要不断开疆拓土,从而被迫不断发动战争,或者开垦荒地。

    同时还要严格限制权贵兼并土地,严格约束吏治和军纪,并且确保经济繁荣、国力不断增长,才能维持日趋庞大的财政支出。

    如此发展到最后,再强大的王朝都无法维系两种制度的结合。

    土地兼并的结果,就是府兵制破产,募兵制兴起。

    但募兵制也存在一个问题,士兵的参军目的改变,不再像以前那么悍不畏死。

    而大乾国先前的募兵制,军人俸禄低得可怜,比梁萧所认知的宋朝还要离谱,士兵既没有府兵制的土地期望,又没有募兵制的理想俸禄,当然也变得更加怕死……

    这才是大乾国真正的问题所在!人世几春秋的逍遥少将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