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61章 鬼市儿 (第3/4页)
、鱼龙混杂,各种势力交织在一起。 当初,包括在大洼里“撂地”的,有卖大力丸和假药的,卖“折罗”(饭馆剩菜剩饭)的小吃的,剃头打辫子的,拉洋片的,摆茶摊的,等等。 在“撂档子”当中,首推四大生意,行话叫:“金、批、彩、挂”,依次就是“相面”、说书、戏法、打把式的。 人们叫这块地方:“三不管”。 这个名字的来源,一种说法是:乱葬岗子没人管;打架斗殴没人管;坑蒙拐骗没人管。总之是当时警、法所管不到的地界儿。这是开始时的状况。随着海天整个市区的繁荣发展,三不管的范围日益扩大,后来就成了“鬼市儿”。 “鬼市儿”词组比较特别,其实就是“鬼市”,为什么加个“儿”?这是地方方言的特点,方言“四”、“市”不分,而重音在后,加个“儿”字词缀,有四个目的:一是可拉长音阶,富于韵味,显得意境高远、飘逸;二是掩盖“四”、“市”不分;三是亮明身份:本地人;四是余音中含着“吃过见过”、“懂”、“明白”的深意。因此正确读音是“鬼四儿”,外地人愣学,那是装逼你滋道嘛! “鬼市儿”是集市的一种,因半夜交易,鸡鸣而散,犹如传说中的“鬼”不见阳气;又因一群人三更半夜鬼鬼祟祟从四面八方聚到一起,手提马灯、手电,在地上的破烂中翻来捡去,低声讨价还价,交易完成,又偷偷摸摸摸黑回家,形如鬼魅,故称“鬼市儿”。 叶冲正走在鬼市儿中间,他这人最喜欢这种乱七八糟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