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00章 诗的格式 (第4/4页)
鸡儿吟,因为古人可以通过你吟诗的起伏,判定平仄的格式,就可以判定出你到底懂不懂诗。 所以诗为什么又叫诗歌呢,因为诗,就是用来吟和唱的,不是拿着写的! 所以要穿越的小伙伴注意,在古代,最好不要做文抄公,尤其是抄诗,因为你一读诗就露馅了! 这也是为什么顾正言很少在读书人面前念诗的原因... 因为怕翻车... 当然,平时要求可能没有那么严格,但是台面上的诗,一定要严肃严谨,每一个声调韵律都不能读错! 顾正言看到第三题,已经无语了。 这就是学宫级诗词大比吗?太专业了吧? 自己还想当文抄公,这还当个锤子?记忆中哪首诗词是这个格式都不知道,就算再好也不行啊。 文不对题啊... 这道题目的体裁为律诗,律诗一般有八句,超过八句的叫排律,平仄也有严格的格式。 这个格式属于经典的“平起首句入韵式”,比如李商隐的《晚晴》就是此格式。 台上四人听完题目,又开始提笔,不过这次另外两个才子写得很快,他们知道反正都赢不了,已经开始放飞自我了... “沙沙~” “时间到!止笔!” 四人停笔,王青藤第一个念道: “春柏数寸时,不见梧桐枝。 暮日霜风暗,茎骨破白石。 微曙生芽叶,弱干不自知。 欲作参天木,为君荡纡直。” 段康赞道:“韵脚‘之’,韵脚格式完全符合,以柏树的坚韧成长过程暗示自己内心的不屈,有着远大的抱负,愿为君王荡尽世间曲直,不错!”白泽来时的我的侯府傲娇才娘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