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天骄(科举)_寒门天骄(科举) 第6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寒门天骄(科举) 第61节 (第4/11页)

来,虽然给了寒门学子晋升通道,但录取的考生人数还是富贵人家出身的多。

    没钱没底蕴,想出头实在太难。真正从贫家走出来的,无一不是天赋异禀之辈。心性毅力,都不是富家子弟可比的。

    萧景曜这种小富之家,勉强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萧家倒是不缺钱,但萧景曜有钱也买不到一些书。要不然,萧景曜怎么还要苦哈哈地去抄书呢?

    实在是现在市面上卖的书的种类根本不多。

    公孙家的藏书,萧景曜抬眼扫过去,顿时眼神大亮。好多书他都没看过!

    公孙瑾毫不意外萧景曜会有这般表现。或者说,每个读书人来到这里,都会像萧景曜这般眼神大亮,仿佛遇到了宝山。

    公孙瑾也以自家的藏书为傲,没点底蕴,世家还如何称世家呢?

    虽然现在大多世家已经覆灭,少部分留下来的,也不复往日荣光。但公孙家这种历经几朝几代,还能出一大堆帝师的显赫家族,显然是世家中的翘楚。

    公孙瑾对萧景曜十分大方,“你的文章多有巧思,有些举措便是放在朝堂上,也会让百官拍手叫好。不过你的一些想法太过天马行空,可以再多看看这类治理灾情的书籍。汲取前人的智慧,再结合你自己的想法,才是上策。”

    这哪是让萧景曜来看书的啊,分明是给萧景曜进行针对性训练,再来拔高他的杂文和策问水平的。

    公孙家祖上出过的人才太多,虽然现在被打趣说是帝师家族,但公孙家其实也出过将一方治理得蒸蒸日上的地方大员。

    他们采取的治灾救灾的办法,怎么根据地形地势因势利导,怎么安抚民心,怎么给朝廷打报告,以及怎样处理地方和中央的关系,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