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寒门天骄(科举) 第204节 (第5/11页)
大齐派出使臣前去教化他们。若是有意去往海外之国的,可以前去礼部报名。朝廷会在海外诸国设教化馆,确保他们的安全,以及他们可以领朝廷和教化之国的双份薪俸。 双薪待遇,放在这会儿绝对算优渥。但一想这年头儿交通不便,出海基本上就和亲朋好友断了联系,几年后再回来,重新续上先前的交情,也得费一阵心思。更别提海上危机重重,虽然有了蒸汽船,但蒸汽船也扛不住大自然的危害,碰上大风大浪也得歇菜。这么一对比,双份薪俸也不算高。 从先先帝到正宁帝再到永嘉帝,三代帝王动不动就清洗一下官场,现在大齐官场别说冗官问题,特别清闲的官员都找不出几个。笑死,清洗掉了太多官员,根本清闲不了一点。干活的人少了那么多,帝王还余怒未消,原先不干活的不就得顶上吗?这一顶,上头发现,诶,没了那么多缺,大家照样做得挺好,那不更好? 现在的大齐官场,要是再派出几批教化海外蛮夷的使臣,那就得面临人才危机了。 三年选拔一次人才都觉得人手有些不太够用,除了及时清理害群之马外,也有大齐发展太快,人才有些跟不上趟的原因。现在从民间招人当使臣,这帮屡试不第的书生,学问当然有,教点简单的华夏文化还是能轻松胜任的。 萧景曜还特地给通过层层选拔终于成为教化馆的教谕们做了个培训,重点提醒他们,咱们是去海外弘扬华夏文化的,不是要把他们教得满嘴之乎者也能来大齐考科举的。要从衣食住行生活习惯仪态举止各个方面去影响他们,争取让全世界都学大齐话,受大齐教化。 想想那个场面,萧景曜都有些激动。真要达成这个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