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35 (第1/4页)
学生老爷们说话都是有道理的。” 游行结束了,大家都自封了指点江山的栋梁之才,三五成群的集合在一起吃饭喝水谋划前途。 口号都会喊,实在的事务谁来做?青年学生们炙热的鲜血在躯干之内流淌,他们迫切的需要得到整个世界的认同。放眼天下寰宇,最被世界认可的,莫过于山东先生。 有一位来自江南的学子,手中拿着一封他同乡的来信,信件的内容并没有什么出奇,信封却十分扎眼,上面印刷着铅字仿宋体,上海平安制药工程师学校。 江南学子举着信封炫耀: “这个平安学校,是山东先生出资兴办的,入了这个学校,就能得到先生的真传!” 他的同学们纷纷把信封传来传去的观摩,其中的一个一拍大腿儿,说: “同学少年们,不要蹉跎岁月。 到了老大徒悲伤了,我们去投奔山东先生吧!”这个提议也是有缘由的,古有孟尝君,门客三千人! 地位高财富多的人。招纳贤良,蓄养门客。有点小本事的人,总也要投靠一个主公,混口饭吃,实现理想与抱负。学成文武艺。卖给帝王家。 所以这些学生们由一只简单的信封引发感慨,他们准备去投奔山东先生,最不济的,去平安学校读书也行。听说平安学校的规矩和北平的师大是一样的,也是管吃管住不收学费。 热血青年,说干就干,四个青少年学生速度打包了行李,从师大的东门出发,过通县,走运河。一路之上,路见不平一声吼啊,贫弱孤寡也要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