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79_4、论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4、论文 (第3/4页)

了。”

    李和选这个题目的同时也是弥补一下自己的遗憾,这辈子不一定有机会见到老同事,老朋友,但是不妨碍自己默默的做点贡献。记得83年的时候,自己刚参加工作,那时候解放军正在边境跟越南人火箭炮对轰,总参下达了任务,开发新一代的适应战场需要的火箭炮。请下载小说app爱读app阅读最新内容

    那时候他这样的年轻新人都累得直不起腰,甚至年纪轻轻就犯了一阵子胃病,更别说五六十岁,甚至七八十岁的研究人员。

    评价一种火箭弹是否先进,主要有三个指标,是射程、精度、威力。

    当时研究困难重重,不知道开了多少研究会议,最简单的比如固体火箭弹发动机外壳,用的是从老毛子进口的无缝钢管,内外都需要车削加工,这种钢又硬又韧,很不好加工,急白了不少人。

    一群人等于吃住都在机床旁,李和当时光棍一个,倒是无所谓,身体也能抗,可是有许多人都是拖家带口,身体也不好,是咬着牙挺过来的,他对这帮子人真是服气的不得了。

    这群人的苦苦坚持,才让后来的中国火箭炮发展到极致,简直丧心病狂,令人发指,在这个领域,中国人认第二,真没人敢认第一。

    政治课曾有这么一章,叫什么人的主观能动性。

    粗鄙点儿解释,就是diao丝如果努力了,也能逆袭。比如没钱没车没房有爹有娘,但只要勤奋上进肯干,也未必就是喜当爹的结局。这样的案例,在中国火箭炮身上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