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_第56章 结硬寨、打呆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6章 结硬寨、打呆仗 (第4/6页)

这次真是有心了。

    卢九德谄媚的道:“万岁爷,还有各位总镇,这黄河舆图可是咱家还有高公公带人花了七天七夜时间赶制出来的,特别是这些城池还有营垒,是专门找州城内的木匠雕刻的,对了,还有这个是营垒的模型,是万岁爷专门吩咐搭建的。”

    卢九德说完,两个小太监从旁边抬出一个木头做的营垒模型。

    这个模型大约有三尺见方,高度大约为尺许,呈内凹多边形。

    “西洋铳台?”黄得功、胡国柱和另外几个辽东出身的总兵失声说道。

    “对,西洋铳台。”崇祯熟知明末历史,知道西洋棱堡早就传入到大明,孙承宗修的宁远城就是个大型棱堡。

    棱堡在欧洲进化到极致。

    但是在中国早就已经遭到淘汰。

    其原因就是与中国的战争规模不匹配。

    棱堡由于其建筑特点,规模都不大,只能用来驻军不能给百姓提供保护,这对于古代西方几千人甚至几百人规模的战争很适用。

    但是对古代中国动辄几万人甚至几十万人的战争就毫无用处。

    因为进攻方只需留下少量兵力牵制棱堡内的守军,就可以派出大量机动部队深入防御方的腹地,实施大规模破坏削弱战争潜力。

    所以古代中国大多会把城池修得很大。

    不光给军队提供保护,还给百姓提供保护。

    因为百姓意味着人口,人口则意味着战争潜力。

    正是因为这个,棱堡在中国一直都得不到重视。

    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