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6章 一生一事 (第2/4页)
这一窑成果不错,精品率达到百分之八,已经很不容易。 第二天鲁善工和丁老准备回京城,在景德镇已经呆了好几天,亲眼见识过唐家老窑,还得到一门高超手艺,可谓满载而归。 临行前鲁善工跟唐明达成合作意向,每个月固定收购三十个高档素胎,用于练习手艺。最后每个五千元成交,已经算是半卖半送。 听唐明介绍,景德镇制瓷有着千年历史,实际上开采高岭土已长达1700余年,而如今在高岭村已经没有任何瓷土资源。 目前就剩三宝蓬和宁村两个瓷矿还在开采,仅凭这两个矿的产量,根本无法维持景德镇制瓷需求,再过20年,景德镇将面临本地瓷土资源断档的局面。 特别是优质高岭土,一千斤瓷土才能选出不到十斤的精品,可想而知其珍贵程度。幸好唐家毕竟是背景深厚,自己拥有一个小私人矿,虽然出产不多,可自给自足基本能保证。 要不是大家成为朋友,每个唐家出品的素胎,市场被炒到一万五,很多时候还有价无市,这次算是另一个收获。 “是不是有点钱不够花的感觉?” 飞机上丁老看见鲁善工若有所思,笑问道:“原本以为两千万不少吧?结果……” 鲁善工叹口气,无奈道:“您老说的对,钱……真不太够花!” “哈哈哈,现在你终于明白?”丁老大笑道:“你以为手艺人都过的很清贫?吃完上顿没下顿的悲催状态?” “那是一般水平!真正手艺高超的匠人,生活远比普通人,甚至某些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