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1章 莲花墩 (第1/4页)
唐明带上两人,开车进山,直奔瓷土矿区,展示开采全过程。 “你们看那边!” 三人下车,来到山坡上,唐明指着不远处的矿口,介绍道:“瓷石矿多呈脉状分布,形成一条狭长矿带,如同厚薄不均的墙体倾斜插入地层深处。” “宋代以前人们顺着矿体往下和四周挖掘,刨去表层泥土和植物,采用裸露地表风化松散状的矿石,按照制瓷的工艺要求进行必要的粉碎、淘洗加工,才能得到瓷石。” “瓷石采集后,人工用铁锤敲碎至鸡蛋大小的块状,再利用水碓舂打成粉状,然后经过淘洗、沉淀、除渣、稠化去水,最后制成形似砖状的泥块,俗称白不子,即可出售给作坊使用。” “此种瓷石加工方法,历史久远,应与景德镇制瓷历史同步。就算现在景德镇使用此原始方式制备瓷土原料的仍有不少,在湖田和三宝等地比较集中。一般窑主除隔段时间来清换水碓中的原料和淘洗泥料外,平时水碓棚均无人看管,省时省力。” “水碓棚?” 鲁善工有些迷惑,唐明带两人下山坡,走到河边,指着一个类似水车的工具道:“一个大的立式水轮,轮上装有若干板叶,转轴上装有一些彼此错开的拨板,用来拨动碓杆。每个碓用柱子架起一根木杆,杆的一端装一块圆锥形石头。” “古代原本下面的石臼里放准备加工的稻谷,利用流水冲击水轮使它转动,拨板臼拨动碓杆的梢,使碓头一起一落地进行舂米。现在我们用来打碎瓷石。” “这种方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