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工匠心_第301章 点泥成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01章 点泥成金 (第5/15页)

限制。

    瓷器还有一个更大的好处,就是原材料便宜。中国早期的容器,尤其贵族使用的容器,很多都用铜来制造,成本非常高。汉代还有一种贵族常用的器皿是漆器,成本也非常高。瓷器改变了这个局面,它的原材料就是瓷土,成本大大降低,市场竞争力相应也就增加了。

    再有一点,就是相对来说,全国各地都可以找到瓷器的原材料,所以在古代运输条件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工匠可以带着技术走。只要学会怎么烧造,就可以从甲地到乙地展开这门技术,去异地烧造,而不需要把瓷器从甲地运输到乙地。古代运输的成本非常昂贵。

    早期的瓷器都是青瓷,为什么呢?一个很简单的理由,就是釉里含铁元素,烧后呈现青色,当时去不掉这个颜色。从科学角度上讲,早期白瓷、青瓷、黑瓷都是一种瓷,都算青瓷。含铁量越高,颜色就越深,由绿逐渐到黑;反之,含铁量减低,减得越干净,颜色就越白。

    我们今天使用瓷器时,常会忽视很多心理感受。比如我们赴一个宴会,大家觉得盘子很漂亮,但也没有什么太多的感觉;最重要的感觉还是今天吃什么,对吧?今天是吃鲍鱼大餐、鱼翅大餐,还是农家饭?至于使什么杯盘,不是很重要了。但是这种感受在古代很重要。

    我们设想今天人家请你吃饭,桌上的餐具都是黑的,你有什么感受呢?捧着黑碗吃饭心里比较沉重。今天偶尔还用黑色餐具,比如你去吃一碗乌冬面,街上日本餐馆里都有,一般都使黑碗,里面盛着白面条,看着很漂亮。但这是偶尔的事。要是你天天捧着一个黑碗吃饭,心里就会很沉重,你老想:我怎么了,老捧着一个黑碗吃饭?对不对?

    所以,瓷器的整个生产过程,其实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