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带着嫁妆穿六零 第32节  (第4/6页)
住宿定下来了,我带你们去。”    知青是什么?    村里的大孩子知道得多些,“知青就是知识青年呗,他们从城里来支持咱们农村建设。”    “他们支援多久,什么时候回去?”    那男孩儿挠头,“不知道呀,隔壁村去年来了几个知青,今年还没回去呢。”    穆清回去问容爷爷,容文博皱眉,“他们想来容易,想走就难了。”    “城里人自愿来农村吃苦?真新鲜。”    “有些是自愿的,有些,不一定。”    穆清突然感觉,她这段时间因为定北叔叔说的话放松下来的心,因为容爷爷这句话又提了起来。    第25章    摸着良心说, 穆家村因为距离县城近,村民平时又能去山上采药多少能补贴点家用,虽然是乡下地方, 日子其实过的不错。    就看穆家村的房子, 去年最后一家茅草房都换成了泥瓦房。    住泥瓦房的人家还是因为家里孩子多, 压力大, 用钱的地方多,没法子。家里稍微好过一些的,就算全家勒紧裤腰带, 也愿意换成砖瓦房这样牢固的房子, 都是几年前那场恐怖的山洪把人胆子吓破了。    搬进砖瓦房,泥瓦房空出来堆放木柴和杂物,如今分给知青们住的就是一处闲置的泥瓦房。    第一天来, 六个知青适应的都还不错,住的地方虽然差了点,但是宽敞。    这个时候每家每户人口都多,绝大部分人家里住房都很紧张, 现在他们六个人还能每人分到单独的小房间, 已经非常不错了。    他们跟大队上借了粮食,刘红英他们四个姑娘在厨房做饭。    杨雪浓不会烧柴火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