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教授 (第3/6页)
年人的心理压力,但记者临时请假,他们部又抽不出人手。这教授在业界知名度很高,稿子挺重要,但不是很难,主编向我借人,你要是替他们去,我就给你减点手头的任务。 席桐说:我手头任务不紧,不用减。心理学我还蛮感兴趣,而且又是回母校,挺好的。几点钟? 讲座下午三点,采访是五点半,一个小时。宋汀给她张单位附近餐馆的代金券当餐补,提纲都是拟好的。我想来想去,还是觉得这儿你英语最好,可以和采访对象直接交流。 席桐拿着邀请函回工位,上网搜了一下采访对象,63岁的英国人,定居北美,医学博士,获奖无数,常春藤大学终身教授,教精神病理和心理学,专长是治疗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 果真是业界大牛。 下午雨停了,单位的车送她去A大北校区。A大是所文科名校,林荫大道在午后的阳光下庄严肃穆,透露出浓重的文化氛围,路上都是赶往大礼堂参加讲座的学生。 礼堂外面架起了牌子:(弗雷德里克·金斯顿:年轻人缓解日常压力的方法》) 附带教授充满学术气息的半身照。 一个志愿者看她拿着邀请函,热情道:同学,入口往这边走,随便坐。 席桐刚要开口,一道温和的声音从旁边插过来:她是你们学姐,都上班了。 志愿者妹子不好意思地吐吐舌头,眼睛亮了:薛老师,你也来听讲座呀! 薛岭笑道:我虽然没你们年轻,平时压力也挺大的,趁课间过来听半个小时。席桐,你怎么有空过来? 替同事来采访的。席桐看见他就立刻产生一种轻松感,瞧他穿着休闲款格子衬衫,我还以为你上课和上班一样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