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20 (第4/4页)
人又发里来的名气和作品?故而又回到了起点——资历和人脉。 现在大多数新人想要进编剧圈,要么是科班出身,跟在老资历编剧导师和学长们的后面捡捡漏,收一些他们不想要或者写不完的活,从一个个很小的作品开始积累经验和人脉。这种是最幸运的,学院派出身的编剧,在人脉上已经有了一定的保障。 另一种则是非学院派,也就是自学成才型。他们都不是编剧专业出身,几乎根本不认识同行业的人,自然谈不上人脉。他们因为热爱或其它原因而入此行。除非运气惊人加能力够强被人慧眼识英选中作品拍摄,并且能成为正式署名编剧。 大多数人都只能从枪手做起。在有资历和名气的编剧手下,默默无闻辛苦创作,作品却不能署上自己的名字。自己就像是个隐形人般不被人知晓。情况好些的熬上几年或许终于能在找到署名的机会而咸鱼翻身,运气差些的可能永远也遇不到这种机会。 但即使能最终获得机会又如何?编剧是讲究灵感和才气的职业。在做枪手时荒废的那些年,谁能保证你的灵气不被内心的苦闷和压抑渐渐消磨干净,不被强制要求创作的作品耗尽? 而且编剧在影视这个态度圈中也处于末端,新人编剧在影视链基本位于“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中的虾米地位。只有成为知名大编才能改善自身待遇。 以上种种汇集成一句话——编剧,这是一个对新人非常不友好、甚至残酷的行业。 蓝浅清楚地知道:在这种行业环境下,缺少新鲜的血液和青春的活力,极容易变得思想僵化、作品越来越同质化和质量下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