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章 压缩外汇指标 (第2/5页)
窝火。 早些年,中国的冶金装备制造能力差,大型高炉、炼钢炉、连铸设备、轧钢设备等都要依赖进口,企业想扩能的难度很大。这几年,秦重、浦重等一干装备制造企业通过引进日本三立制钢所、德国克林兹公司的技术,逐渐实现了冶金装备的国产化,钢铁企业新增和更新设备不再需要花费外汇从国外购买,产能迅速得到了提高。 然而,随着大批国产冶金装备的投产,新的问题又出现了,那就是中国国内的铁矿石供应根本无法满足这么多钢铁厂的需要。各家铁矿都是开足了马力加班加点地生产,但铁矿石供应依然十分紧张。各地政府以及一些民营钢铁企业拿出大笔的资金,雇佣地质队大范围找矿,而且也的确找到了不少新矿。原来特别不招人待见的地勘工程师如今成了香饽饽,连带着原来需要国家补贴学费才有人报考的大学地质专业也变得红火起来。 国内的铁矿不够用,大家自然就把目光转向了国外。中国是个铁矿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而南美、澳洲等地却有大片大片的铁矿,而且矿石品位高,开采条件好,产能充沛,只要你能够拿得出外汇,想要多少铁矿石都能买到。 江钢作为国家重点钢铁企业,受到了特别的照顾,每年都可以获得几亿美元的外汇额度,用于进口澳洲铁矿石。这一船一船飘洋过海运过来的,又何止是铁矿石,简直就是黄金。无数基建企业的采购员天天堵在江钢门外,就等着钢材轧制出来,赵振浩收钱收得手都软了。钢铁销售红火,企业利润自然也是水涨船高。这一年多,江钢光是职工宿舍就建了几十幢,都是带电梯的小高层建筑,分布在江城的东湖边上,看上去像是一座小城市一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