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工_第六百八十五章 技术换技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八十五章 技术换技术 (第2/5页)

展。从早先的巴统协议,到如今的瓦森纳协定,都有对中国封锁技术的条款,当然,他们才不会说这是出于市场竞争的考量,而是披上什么普世价值的外衣。

    为了获得中国市场,一些西方企业不得不承诺向中国转让一部分的技术。但他们的技术转让往往也是附带着条件的,比如有些技术的使用必须征得原厂商的许可,否则就是侵权。中国用十几年时间消化吸收了大型合成氨装置的制造技术,但有一些专利还掌握在外商手里。虽然目前这些外商还没有表示要限制中方在阿根廷项目中使用这些技术,但又焉知阴谋失败的池谷制作所不会去拉他们作为同盟,向中方突然发难呢?

    “这些关键技术,到底有多少项?哪些是我们在短期内能够突破的,哪些是暂时无法突破的?”冯啸辰问道。

    蒋宪宇递上一叠纸,说:“前天我们几个已经认真梳理过了,一共有112项关键技术,是外方有可能对我们卡脖子的。这其中,有82项是我们有可能突破的,有一些我们早就有了替代方案,只是替代方案不如国外的技术理想,所以一直没有得到应用。另外30项,技术难度比较大,要想在半年时间里取得突破,恐怕不太现实。”

    冯啸辰接过那叠纸,翻看了一下,点点头赞许地说:“蒋处长真不愧是行业里的宿将,掌握的情况非常完整,有了这张清单,我们就能够有的放矢地安排工作了。对于有可能突破的技术,我们必须马上动手,不惜成本,务必要在三个月之内突破。至于这30项难以突破的技术,大家能不能议一议,看看有什么解决方案。”

    “只能是和国外的专利持有者谈判了。”吴仕灿说,“就比如U形管强制循环的工艺,是德国勃朗公司拥有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