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三十五章 规模经济 (第4/5页)
100万吨以下规模的炼油设备,新上马项目必须是年产500万吨以上的设备。国家计委对我们的报告倒是给予了支持,但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行动,各地新上马了许多100万吨的小型装置。到了现在,你跟我说炼厂规模太小,缺乏竞争力,有什么用呢?” “你们站着说话不腰疼。”王振斌没好气地呛道,“五年前,国家是个什么形势?一套年产500万吨以上的设备起码是60个亿,谁能拿得出来?100万吨的小型装置效率低、能耗高,这都是缺点,但它也有好处啊,最大的好处就是便宜,一个省就能够支撑得起,不需要国家出钱。那时候全国上下都缺油,不是这些小装置撑着,咱们能坚持到现在吗?” 冯啸辰无语了。他不得不承认,王振斌的话是有一些道理的。几年前,国内成品油供应非常紧张,而要新建大规模的炼油厂,国家又承担不起这么大的投资。于是,国家计委只能允许各地“土法上马”,搞一些小规模的炼油厂。这些小炼油厂生产成本高,浪费大,但的的确确生产出了成品油,使国家不必花费巨额外汇进口成品油。这些年中国经济保持了8%的年均增长率,这些小炼油厂的贡献也是不容低估的。 其实这样的事情又岂止是在炼油行业呢?钢铁行业的情况也是如此。经济发展了,钢材需求骤增,国内的钢材供应不足,而要进口钢材又要使用宝贵的外汇。在这种情况下,各地大搞小钢厂,用在欧美国家已经淘汰的小型设备进行生产,以严重的污染和巨大的浪费为代价,满足了各行各业的钢材需求。后世花费大量力气淘汰的小钢铁,在当年可都是立下过汗马功劳的。 再往前追溯,70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