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五十三章 没有谈下去的意义 (第3/5页)
平向贵国政府提出了报价。……嗯,好吧,事实上这个价格也还是有一定商量余地的,我们刚才已经同意把报价在原有的水平上下调35%,这已经是我们能够做出的最大限度的让步了。”施莱尔说。 “真的是最大限度让步吗?”冯啸辰盯着他的眼睛问道。 施莱尔有些窘,他躲闪着冯啸辰的逼视,讷讷地说:“或许,还可以有5%左右的余地吧,但这样我们真的就没有利润了。” “你们的研发成本在报价中占了多大比例?”冯啸辰问。 “这个……恕我们不方便透露。” “那管理成本呢?” “……” “销售成本呢?” “……” “还有什么需要计算进去的成本吗?” “……” 冯啸辰咄咄逼人,艾伯特等人哑口无言。所谓研发成本和管理成本分摊的问题,从理论上说是合理的,但经不起推敲。实在是他们前期报出来的价格与实际成本差别太大了,大到让他们难以自圆其说。 如果中方自己不会制造压缩机,那么冯啸辰这些问题就显得很可笑了,人家怎么回答你都找不出破绽。人家说加工一根轴需要100万,你能反驳吗?人家说设计一个阀门需要五年时间,花费过亿,你不服?中国以往从国外进口的设备,让人家赚到几倍甚至十几倍利润的情况并不罕见,说到底就是因为你不会,人家说啥都是对的。 但现在情况不同了,中国人自己也会造压缩机,性能和三家跨国公司的压缩机差不多,人家知道加工一根轴只需要5000块钱,你开价1万,人家或许能够接受,你开价100万,人家还能不跟你急眼? “根据我们的成本核算,一套20兆瓦长距离天然气压缩机组,制造成本不超过150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