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三十一章 良心学者高教授 (第3/5页)
这样的例子很多。”高磊说,“就拿最近中国发改委推出的首台套重大装备促进政策来说,这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计划经济的产物。” “我们也听说了这个政策,但对于政策的细节并不了解。请问高教授,你亲自参加过这个政策的制订吗?”另一位名叫伯恩斯坦的记者问道。 高磊说:“我没有直接参与这个政策的制订,因为我从一开始对于这样的政策就是持否定态度的。国家财险公司为了显示决策民主,专门派人来征求我的意见,我提出了十点质疑,认为这个政策完全是有悖市场经济原则的,也违反了中国加入世贸协定时候的承诺,这样的政策一旦出台,将会使中国的改革开放倒退十年以上,并使中国的入世成果化为乌有。” 呃……,咱们能不能不要这么夸张啊?两名记者都有些受不了了,危言耸听明明是我们记者的看家本事好不好,你这样说话,算是戗行了。 康茨和伯恩斯坦是通过欧洲的一个基金会与高磊联系上的,名义上是一次普通的采访,但实际上却是希望高磊对首台套政策提出批评,这样欧洲媒体就可以用中国人自己的观点来质疑中国政府的政策,从而达到向中国政府施压的效果。关于这一个采访目的,基金会在与高磊联系的时候就已经明确说过了,现在高磊与记者的问答,一定程度上属于按照剧本在演戏。 高磊在无数个学术场合里都声称自己是“公共知识分子”,是所谓“独立学者”,自己的学术观点不会受政府的左右。这个标签让他在新兴的互联网世界里得到了广泛的赞誉,有无数以“公民”二字作为头像的网民成为他的拥趸,他随便发一条博客,就能够赢得数十万的点击以及数以千计的转发。爱读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