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72 (第2/4页)
,让顾客来书写。” 王秀珍和何玉华终于明白,原来何立华给服装订制店起的名称,就是“如何”。 第132章 双赢 很多时候, 何小曼真觉得自己要□□才好。 好在,“培优印刷”有史培军;“如何订制”也有了曹敏敏。何小曼的重点, 终究还在崇光棉织厂。 这是她母亲奋斗了一辈子的厂, 也是她职业生涯开启的地方。两年多时间,她和崇光厂一起成长。 她从一枚跑断肠的织布车间挡车小青工,变成今天半脱产读书的销售科长;崇光厂也由一家数百人的区属纺织企业变成两千多人的全市排名第四的纺织厂。 要知道,排在崇光厂之前的可都是国营企业,占尽政策优势和政府便利, 只有崇光棉织厂是区属集体企业。他的发展当然是让老大哥们警惕的。 虽然何小曼在国纺大读完了一学期的书, 但她丝毫没有放下崇光棉织厂的工作。每次上完课回到厂里,她都会积极地与外经贸委联系, 而她与瞿逸兴的良好关系也让她在纺工局的各项竞争中不至于吃亏。 这次放寒假,她终于可以完全脱开学业, 认认真真地为崇光厂做点儿什么。 但年底了,厂里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总结和结算, 付账、要账,结算工人们的年终奖,以及各口子的总结。 写总结是个特别繁琐的事儿。何小曼能写,但不喜欢写这种官样文章, 还好她把顾峰从仓库调了出来。 顾峰爱看书,虽然学历不太高,但在那次的全厂文化考试中倒也名列前茅, 而且他还在外头上夜校, 比何小曼底了一级, 今年要参加高考了。不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