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桥到崖山_陕西沦陷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陕西沦陷篇 (第4/6页)

陷,它也比临时架构的行营司完善得多。且这更显示出范宗尹气度过人,他没乘机把军权揽在宰相名下,让自己实权大增,而是主动分离。这是难能可贵的为国精神。

    2他设置了镇抚使。这个编制没固定成员,成员资历也没硬性标准,只要你有力量,去宋金、宋齐之间扎根立足,到那儿去平盗抗金,给异族人添乱,那么你就是镇抚使!这在当时是极需的,南宋军力有限,始终无法做到全境御敌,那么就必须得放权,让民间也罢、让部分军人也罢,去犬牙交错、时刻变幻的交战区各自组织兵力,自筹粮饷,各自为战。是没办法的办法。当然这么做会有很大风险:

    一个是良莠不齐,有的真能与金军血战,保境安民,成为国家屏藩。有的却乘机为害一方。变成有身份的强盗。另一个更危险“自组兵力。自筹粮饷,各自为战”看着很方便。可搞不好就会出现割据现象,发展下去会有唐末藩镇一样的实权人物登场…但那是后话,将来想法制止,也比现在异族人随意过江的好!

    前面这两件事让范宗尹的声誉不断加高。但要命的是他做了第三件事!这件事涉及面太广,意义重大到主宰整个南宋的精神内核——“清算”北宋灭亡了,绝大多数宋朝人一直在琢磨一问题:如此庞大辉煌的国度是怎样突然坍塌的?简单归结为女真人的侵略是很片面的,宋朝人想了很多,一直在分析问题出在了哪?这种追溯式的反思不断开展着,渐渐形成南宋的主流意识。

    在此时,范宗尹不仅提出了自己的答案。还给出了解决办法。

    他是行政官员,把问题归结为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