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卷 学霸必须死徽州丝绢案始末 (第12/76页)
除了这些,帅嘉谟还准备了第四张牌——解决方案。 他深谙官僚禀性,知道他们最不耐烦的,就是下面的人争吵却又拿不出办法。所以在呈文的最后,他急上峰之所急,十分贴心地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要么按照《大明会典》的原则,六县按照人丁分摊;要么按照《徽州府志》,六县按照田地分摊,折麦再折银再折丝。” 看,方案我都给您做好了,您朱笔批准便是。 这样一来,无论按人头统计还是按田地统计,歙县都能减少至少一半负担。 不得不说,帅嘉谟的这一篇呈文,当真是诉状杰作。开头借了朝廷大势的东风,立意高远,中间数字翔实,论据确凿,层层推论极有说服力。篇尾不忘煽情,描绘歙县人民生活有多艰辛,诉于情感层面。文字、逻辑上玩的小花招层出不穷,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关于帅嘉谟的职业,史无明载,徽州其他五县骂他是个jianian猾讼棍。从这份诉状来看,若非状师大手,还真写不出来这等文字。 这一篇雄文递上去以后,效果立竿见影,果然得到了抚院与按院的高度重视。 钱粮税赋,历来都是民政事务的重中之重。隆庆四年二月初十,巡抚海瑞给出批示:“仰府查议报夺。”意思是我很重视,你们好好查清楚。随后,巡按刘世会做出了更详细的指示:请徽州府召集六县负责官吏、乡绅、耆老等民众代表,就这件事进行查证合议。 徽州知府段朝宗接到文书,一看海刚峰的大名,没敢耽搁,立刻发牌催促六县派员过来商议。 谁知道,就在这节骨眼上,竟然出事了。 隆庆四年二月二十五日,也就是两院批示发出后的第十五天,突然传来消息,海瑞调职,改任南京粮储。 海瑞为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