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45章县令 (第1/5页)
二月间,从晋阳去往平遥的古道上,一支队伍迤逦而来。 此时北地的冬天还未彻底过去,北风依然在天空肆虐,吹的队伍中的旗帜烈烈作响,人们也都是缩手缩脚,尽量想让自己暖和些。 这支队伍很是臃肿,有着很长一串儿的驮车,驮马,后面还跟着一大群的牛羊,在队伍周遭,一队队的兵卒则护卫在队伍旁边,人喊马嘶,声音噪杂。 显然,这是一支运粮的队伍。 开春了,冰雪渐渐消融,天气虽还很冷,可比之深冬已经暖和了许多,从北边儿过来的粮队也一日多似一日。 从代州三郡,到绛郡的一路上,这样的队伍不知道有多少。 南边儿还在不停的打仗,北边儿却已经差不多彻底安定了下来,而这些粮队给沿路郡县村镇带来了不少的好处。 青楼妓馆是最直接的受益者,而酒楼,茶肆,粮铺等最基本的营生也逐步出现,让这些饱受战祸蹂躏的地方恢复了些许的活力。 这种繁荣到底有几分真实,几分虚假,没多少人去在意,普通百姓只知道安定的生活正在靠近他们而已。 平遥县从往来运送粮草辎重的队伍身上无疑受益良多,荒无人烟的景象很快就成为了过去。 平遥县如今可以说是并州境内府兵人家最多的一个县,数万唐军降卒在这里安家落户,他们大部分都是晋人。 还有一些是吕梁山上的流民,有的听说战乱已过,便急急的回到了家乡,有的则是被官兵捉住,送到了平遥县。 另外一些人则来自晋阳,他们对土地山林的热情比其他各类人等都要高涨,他们一旦来到,便占据了许多的良田和山林,顺便也让穷的叮当响的县城库房有了一些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