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_第869章书院(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69章书院(二) (第3/5页)

 这在李破看来其实很无谓,一个国子监一年招收数百人入读,十年也才数千人,几乎全被贵族所垄断,和后来的教育机构比都没法比。

    可以说,自秦汉一直到如今,国朝的教育事业并没有太大的发展,知识垄断的现象反而越演越烈。

    就说跟他起家的那些人吧,里面有九成都是文盲,连个大字都不会写,剩下的一成还有九成是识字,但没读过几本书的。

    后来进了晋阳才算有所改观,因为晋地的门阀中人终于纷纷来到了他的面前,又有王裴这样的世族门阀加入其中,即便如此,他还是能时常感受到人才的匮缺。

    到了长安,人才终于算是多了起来,隐约看到了些竞争,可照着后来还是差的远了……没有竞争,哪有进步?

    这是自古以来颠簸不破的道理,所以必须在选材上下工夫,只是天下还乱着,不好大张旗鼓,只能试试探探的小打小闹。

    等灭了萧铣和窦建德,一些事就必须提上日程了。

    在这方面,他确实要感谢一下杨坚父子的努力,才没让他这个后来者成为开创先河之人,不然的话,他不知道自己得少活多少年。

    如今虽然艰难了些,可有先例在前,受到的阻力会减轻许多。

    他确实和杨广不一样,人家杨广事事争先,就想做开天辟地第一人,他却只想拾人牙慧,真是小家子气。

    所以说他对国子监并不怎么看重,长安书院才是重点,办的差不多了,也就还有洛阳书院,晋阳书院嘛。

    而且他在云内和晋阳时其实都做过类似的事情,只是不成规模而已。

    他没有跟封德彝明说什么,可他相信封德彝应该明白他的意思,也能把事情办好,而他的目的则是让长安书院成为长安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