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_第452章诏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52章诏书 (第3/5页)

 李渊大惊之下,欲增兵蜀中,却为唐俭,屈突通等人劝止,蜀中缺的不是兵卒,而是能征善战的将领。

    李孝恭这人名声还不错,可在领兵上实在看不出多少才能,李氏这些宗亲大抵如此,有多废物不见得,可要说人才济济,那也纯属胡扯。

    之后,便是吏部侍郎殷开山入蜀援李孝恭,这还不算,李渊的老毛病又犯了,接着便令女婿柴绍随殷开山一道去了蜀中。

    然后好消息就来了,薛举病殁,其子薛仁杲继位,西北的战事一下好像就出现了些转机。

    好消息不太确定,可坏消息却都挺真实,降唐的灵州总管郭子和为梁师都所杀,李唐的西北局势在进一步恶化当中。

    而突厥人援薛仁杲,让李世民等只能选择固守,另寻战机。

    李密和薛举一死一降,对于李唐而言,利弊现在已经很难说的清楚了,李密降了,王世充便成了李唐大患。

    薛举死了,却并未树倒猢狲散,还得了突厥汗国更多的援助,对李唐西北的威胁不降反增。

    诏书和邸报一样,将李唐周遭的诸般战事呈现在了李神通和裴寂面前,没有一句催促之言,可满篇的文字,都好像是在叫着喊着让两人尽快结束河东战事南返。

    接到诏书之后,李神通和裴寂的心情都不太好。

    他们其实刚各自写好了报捷战报,就顶算是不轻不重的当头挨了一棒。

    领兵之人其实怕的就是这个,部将们怕主帅心急,催着自己交战,主帅呢,则怕君主着急,催着自己进兵。

    由此而招致败绩的战例,根本数不过来。

    不说李神通,即便是裴寂这样的文人,在接到诏书之后,都感觉肩膀上沉了沉,脑海中更是略过了速战速决的念头,就更不用说李神通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