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_第11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2节 (第5/5页)

者再准确一点。

    应该说赤海胆的刺,是一种天然针头。

    海胆的刺是结缔组织钙化后形成的柱状突起,和体内的毒腺相通,并且可以非常轻松的刺破人体肌肤。

    当棘刺刺入皮肤并注入毒液后,可引发皮炎以及其他一些伴生症。

    几乎每年都会有大量的‘被海胆扎了怎么处理’的问题在网上出现,尤其是在一些沿海城市。

    后世大多数医用针头都是5.5~7号,直径0.30mm-0.51mm。

    而赤海胆刺的尖端是0.38mm-0.42mm左右,属于静脉注射的标准型号。

    因此在没有技术制作出尖锐空心针头的古代,海胆刺无疑是个最佳的选择。

    虽然赤海胆主要分布在霓虹,但宋代海上贸易相当繁荣,等到了南宋时期甚至成为了支柱性产业之一。

    这年头有不少海上商队往来高丽和耽罗,至于渔船则要少点,不过一来二去之下,总是会有些稀罕海货被带回大宋。

    而汴京作为宋朝的核心城市,吸血……咳咳,供血程度比后世的燕京之于河北还要厉害。

    因此只要费些心思去找,想要找到一些赤海胆并不是难事。

    当然了。

    海胆的刺虽然容易突破人体表皮,但同样极其脆弱,稍稍一用力就可能咔嚓一下断成几节。

    因此正式注射之前,还有两件事需要处理:

    找到赤海胆,给‘针头’镀铝加固,以及配置生理盐水。

    没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