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13节 (第1/5页)
一周多前。 在确定了建造飞机后。 小赵很快便实现了自己的承诺: 在筹备各类矿石物资的同时。 还迅速组织起了一支庞大的团队。 这支团队总人数七百出头,大约有一半是工匠,一共三百余人。 其中顶尖的技工除了齐格飞之外。 还有三位来自各地的超一流工匠,也就是宋代的‘八级工’。 这个比例其实很正常。 以1959年为例。 当时全国技能劳动者超过7000万人,其中被机械部记录在档的八级工一共有一千三百多位。 第一代潜艇,第一枚导弹,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航天卫星都和八级工们的辛勤付出是分不开的。 眼下宋朝的人口数量大约一个亿,离后世的十几亿差距很大。 并且从事手工业的劳动者数量没有后世那么多,但出三五个八级工水准的大牛还是很正常的。 毕竟八级工的关键说到底还是要归结于手工能力。 和机械以及科技基础的相关性有肯定是有,但也不算特别紧密。 古代的一些技艺,比如累丝,比如点翠,难度上丝毫不比八级工的要求低。 按照徐云的计划。 在整个制作过程的后半阶段。 这几位工匠将会负担起重要的铸模任务,直接决定飞机的成品率。 而除了工匠模块之外。 团队那剩下的二分之一的组成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