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_第13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6节 (第2/4页)

这年头的号和后世的b站昵称似的,是个人都能取。

    除了那些知名用户,能被记下的普通人也就约定成书和蒙古上单这有数几位罢了。

    不过仅仅从那存留的只言片语中,后世依旧能看简单的判断出韩公廉的能力。

    宋元祐元年。

    韩公廉任吏部当守官,级别是最低的正九品。

    当时老苏就任吏部尚书,奉命检验太史局等使用的浑仪,并准备制作一架新仪。

    结果老苏在访问过程中,听说韩公廉精通数学、天文学,乃是汴京内数算大家。

    老苏便亲自上门,便告之以前代天文学家张衡、梁令瓒、张思训等人的仪器法式大纲。

    希望他能寻根究底,依之仿制。

    韩公廉为此写了《九章勾股测验浑天书》1卷,并制作了一座机轮木样的模具。

    老苏看过之后认为虽不尽如古人之说,然而水运轮的设计却有独到之处,具备很高的可行性。

    因此便选定了这套方案,并且上表朝廷,得到了批允。

    元祐二年。

    韩公廉被命为制度官,开始制作新仪。

    元祐七年。

    该仪最终完成,被命名为元祐浑天仪象。

    同时在历史上,韩公廉也被认为是元祐浑天仪象制作过程中,除老苏外最关键的人物。

    所以由此可见。

    韩公廉在史书上的文墨虽然不多,但数学方面的能力显然是要远高于普通人的。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

    他其实很像后世一位名叫埃德尔的葡萄牙球员。

    此前默默无闻,大家几乎都没怎么听过他的名字,也从来没怎么上过场。

    结果在2016年欧洲杯决赛替补出场,一剑封喉帮助葡萄牙夺冠,完事后就又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