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8节 (第4/5页)
现在地球每一天所产生的信息量,已经远远超过了过去5000年人类文明进化史的信息总和(sourternational data corration)。 这也是大数据时代这个词的由来。 按目前趋势估计。 仅明年一年之内,就将产生48zb(1zb=10^12 gb)的数据量。 等到2040年。 全球最少需要一百万吨的硅基芯片,才能存储当年产生的数据。 所以,有人就瞄上了dna。 从技术上来说。 除了二进制效果外,dna能够从头开始进行人工合成,通过固相合成仪即可实现。 另外,dna还能通过pcr技术在实验室中进行大量扩增。 这就保证了能够方便合成大量具有想要序列的dna。 至于dna用于信息存储的优势嘛…… 自然是存储密度大、能耗低、存储周期长等了。 比如dna存储密度可达到10^19bit/cm3,也就是说理论上仅需要一公斤dna,就可存储目前的全球信息总量。 在2012年的时候。 宾大的church等人利用dna合成技术存储了一本书,包括53426单词、11个图片和1个javascript程序,共5.27mb。 随后,他们又将一张动态gif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