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_第27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78节 (第2/6页)

重要的作用——这算是个半冷半热的知识,也就是咱们目前可以观测到很多河外星系,但银河系的形状却是通过模拟优化出来的。

    因为我们自身就在银河系内,是没法从外部观察银河系形状的。

    人类直到1918年,才确定银河系的中心在人马座方向。

    更是直到十多年前,才定位出咱们的太阳系在银河系的第二悬臂上。

    与此同时。

    银河系模型的相关优化每年都在进行,比如至今我们都不知道银河系内到底有多少个黑洞——通过初始质量函数也就是imf推导出的银河系内恒星级黑洞的数量大概在一亿个,但真正已知的只有五十多个而已。

    而Λ超子是中子星中极其富集的一种微粒,若能对它取得研究成果,我们对宇宙的认知或许会更深一些。

    当然了。

    与现实普通人更接近的现实价值可能是第二个方面——电子设备的优化。

    Λ超子的衰变加密也是目前芯片研究的方向之一,其核心就在最大极化度上。

    一旦Λ超子能突破,手机、超算甚至能源都能得到一个大幅度的发展。

    至于目前Λ超子的研究进度嘛……

    考虑到一些同学已经挂科的快哭了,这里就用个学术上不太严谨、但实际上没啥出入的人话来解释一下:

    最大极化度可以当成探索度来看。

    赵政国团队之前达到的26%,便代表着对Λ超子的解析度达到了四分之一。

    这个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