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4节 (第1/4页)
同时写书的时候,还得满足两个要求: 1.公平地描述两派意见,特别提醒伽利略不要偏向日心说。 2.希望把自己的话加进去。 然后乌尔班八世就双手离开键盘,开开心心地在罗马等待这本书的问世。 为此,他还说服了日心说和地心说两派都不表态。 主要是突出我教廷公正的权威,也能在这个巨著上蹭上自己的话。 1632年。 伽利略完成了《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 但很sao的一点来了: 在这部书里,他不但讽刺了地心说,还讽刺了乌尔班八世——差不多就是把地心说的支持者写成了一个傻x,智商蠢的跟十年前兵王小说里的反派似的。 更cao蛋的是…… 乌尔班八世就是这个傻x…… 于是乎。 伽利略就被送到了裁判所。 裁判所现场就判了他一个终身监禁,可是实际上,这个判决其实没有从未有过哪怕是形式上的被执行: 前后没几天,伽利略就被送到罗马的一个红衣大主教的家里。 这位大主教是个富翁,生活条件反而还要比以前好得多,罗马现在还有一处伽利略监禁庄园的遗迹。 这个红衣大主教也有意思,见人就说自己家有个名人,还招呼各种朋友来见他。 很多人到这儿来跟伽利略探讨什么力学问题、机械学问题,俨然成了粉丝见面会。 用本土的例子来形容。 伽利略和乌尔班八世之间其实有些类似《三国演义》里的陈宫和曹cao。 只不过这个‘陈宫’相对没那么傲娇,‘曹cao’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