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14节 (第3/5页)
有理论模型的三分之一左右。 这个悬案持续了好多年,后来科学界才知道,中微子其实一共有三种。 它们之间会相互转换,称作“中微子振荡”。 前两种转换的模式先后得到实验验证,第三种转换……也就是θ13发生的概率很小,因而也最难探测。 θ13的环节便存在一个在拉氏量里面破坏cp对称性的项,并且数值和神秘粒子极其接近。 也就是说。 如今从那个神秘粒子的特性来看,这个粒子似乎具备某些中微子的属性? 当然了。 可能有些鲜为人同学看到这儿有些迷糊。 莫急。 且继续看下去便是。 同时赵政国等人还发现。 这个粒子除了高度疑似存在一个在拉氏量里面破坏cp对称性的项之外,它的轨道位置也有些不对。 4685Λ超子的粒子轨道是标准的4f轨道,用七个函数方程能够描述。 根据泡利不相容原理。 多电子波函数必须是交换反对称的。 但赵政国等人在对总哈密顿量使用绝热近似,以及平均场近似加以简化后却发现…… 未知粒子的多体体系电子波函数,并不符合Λ超子的中心场近似。 也就是说…… 这个粒子似乎只是一个看似是Λ超子、但实际却有些不同的诡异新粒子! 可如果是新粒子的话,另一个问题就又出现了: 之前提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