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6节 (第3/5页)
热界,一般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材料: 一种禁带很窄,或者干脆没有禁带。 在室温下,它的价带外层电子可以轻易跃迁到导带上。 这就是导体。 相反如果材料的禁带很宽,一般大于三电子伏特,在室温下电子老老实实地待在价带上,那它就不能导电。 这就是绝缘体。 而在价带和导带之间、能隙小于3ev的材料,就是半导体。 这些电子会形成一个叫做pn结的东西,两端显不同的电性,进而形成一个从n指向p的电场。 这个电场是自发形成的,因此也叫作导体的自建电场。 至于光伏效应的作用呢,就是让那些已经成对的价带电子再次受到“诱惑”。 也就是价带电子吸收了光的能量,能量变高,跃迁到了导带上。 脱离了电子的空xue受到自建电场的影响会被扔到两边去,形成一个从p指向n的电场。 这就是光生电场,方向与自建电场相反。 此时只要外接一个回路,由于电势差的存在,回路中就会产生电流了。 这也是后世光伏发电的原理,只是利用率一直上不去,所以还只是个发展中的项目。 老法他们所处的1850年连电子都没发现,顶多就是库伦提出了电荷的概念,距离真正的微粒还有很长的一些距离。 老法却能靠着现象联系到内中的‘结’,这怎么能不让人惊讶呢? 实际上。 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