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21 (第2/8页)
事物。 作为学术语,它是哲学和心理学以及其它有关学科共同的研究对象或研究课题,究竟什么是意识,不仅它本身是一个一时难于说清楚的复杂问题,而且从古至今人们对它的理解也很不一致,众说纷纭,让人莫衷一是。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称的“意识”一词有两种用法,一个当动词用,即指“意识到”的活动,亦即认识活动,一是当名词用,即指与物质相对立的活动的结果,如知识、思想、观念等等。 心理学研究意识问题与哲学研究意识问题有一致之处,但又有所区别,从一致处来说,二者研究的都是意识问题,而且科学心理学对意识问题的研究,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从区别来说,哲学研究的是作为名词使用的“意识”,即与“物质”相对立的意识,是总体研究人的意识,其基本问题是意识对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指个人意识,也指社会意识,心理学研究的是作为动词使用的“意识”,即指“意识到”的活动、认识活动,是较为具体地研究人的个体意识,研究它的实质、发生和发展、结构和功能等,虽然在心理学的一些学科(例如社会心理学)中也不免会较多地涉及社会意识问题,但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它所研究的毕竟是个体意识。 因此,在心理学中,意识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对客观现实的高级心理反映形式”。 一般认为,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主观反映,意识也是人脑对刺激的反应,意识的结果一方面通过人体器官作用于外界,另一方面也通过改变人脑本身的结构而形成记忆。 心理学界对意识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