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38、军需供应商 (第1/4页)
光是砍头杀人能解决什么问题? 无非是弄得人人自危,让所有的粮商都无所适从。 他看过一个电视剧,而且印象深刻。 荒年的时候,粮食短缺,粮食商人们抬高粮食价格,趁机捞钱。 按照惯例,官府自然要平抑粮价,不准涨价,抬价者砍头示众。 因此所有的粮商都不敢再运粮食过来,只有一个粮店老板不忍看饿殍遍野,成本价买进,成本价卖。 但是这个粮食价格依然比本地高。 被官府砍了脑袋。 最后此地再也无人胆敢再运一粒粮食进来,而且即使有粮食也不敢再卖。 大家一起饿死。 林逸肯定不愿意见到这样的景象。 囤积居奇,你囤你的。 林逸开粮仓! 不是因为他比别人聪明,而是因为这种方法只有在三和才有可能。 岳州、楚州丰腴之地,粮仓里有的是粮食,但是一遇到饥荒,不管是布政司还是都指挥使、按察使都没有权利开仓放粮! 哪怕是粮仓的粮食发霉了,长虫了,也必须得给皇帝发奏折,皇帝同意后才可以放粮赈灾。 奏折一来一回几个月过去,饥民活不下去了,也就反他娘的了,左右都是一个死。 造反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开粮仓。 眼前的三和,爹不疼娘不爱,没人管,即使是给朝廷交漕粮,都是象征性的给一点。 他想建粮仓就建,想开仓就开。 全是他一个人说了算。 但是,说降粮价也不是随便降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