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部那些事儿_分卷阅读3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3 (第3/4页)

一些垃圾。

    作为本地人,陆鸣鸿几乎每年的南国书香节都来逛逛,有时间真的不买书单纯凑热闹的。今年因为已经“踏入社会”而使这件事有了些不同意味,看待事物也有了不同的角度。

    不日就到了开展那一日,是周五,人还不算很多,第二、三日是周末,琶洲的展馆里照例人山人海,到处是人从众众众,熙熙攘攘的。

    刚开始他们几个还一起走,走着走着就散开了,剩陆鸣鸿和吴纯钧两个。大致把整个场馆遛一遍之后,两人有了不同的关注点,就分开行动了,相约午餐时分再聚。

    吴纯钧去几家有名的图书公司的摊子细看。

    同一个系列的书摆一起,封面设计观感和谐,引人注意,又是著名作家的书,几乎每个走过的人都要拿起来看一看,时不时就有人带走一两本。旁边的工作人员一边整理被弄乱的书籍,一边看着补充新书上架。

    吴纯钧拿起其中一本,细细地看封面。封底有二维码,扫进去是图书公司的公众号,一片片推文,单从一个页面的只言片语就看得出来,这个公众号有在认真运营。

    微信公众号现在已经越来越普及了,适应了人手一机、机不离手、时间碎片化、碎片化的状况。推文比较短小精悍,上下班等公交、挤公交的时间正好能看,是比图书更适应社会发展的形式。不过要运营一个高质量的公众号,尤其还是有大量原创性的内容,背后也许又是一支不小的团队在努力。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一条信息的有效传达其实比过去更为困难。

    看完了封面,开始看版权页、目录,摸了摸书页判断用纸,又去看内文的版心、行距,低声说了句“大32开”。

    对面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