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7 (第3/4页)
菱花镜,借着整理自己的仪容,透过轿子里掀起的后帘瞧见忍冬在瑞安长公主面前唯唯诺诺,不由露出犀利的冷笑。 名为丫鬟,实则监视的成份更多些。前世里忍冬拿着鸡毛当令箭,便是这么个黄毛丫头便逼得自己手足无措,白白赔上茯苓的性命。今世命运的转轮重新起动,陶灼华势必也要替娟娘和茯苓讨一个公道。 在垂花门前弃轿登车,陶灼华与娟娘和茯苓同乘。晓得旅途劳累,娟娘将特意备下的软底绣鞋替陶灼华换上,又将后座四个一年景的青碧色大迎枕抚平,要她倚上了去,再替她取出一床薄毯搭在膝间,这才指使着茯苓在车厢内固定上好矮几上摆下果碟与茶壶。 来时细雨脉脉,去时秋雨潇潇。不知何时,小雨又从天际洒落,如烟如尘。 车轮辘辘,碾过被斜风细雨打湿的青石板路,回望烟雨中的皇都,陶灼华并没有丝毫留恋,她倚在娟娘布置停当的后座上,安然阖上了双目,任由马路得得,轩窗上的银铃叮当作响,心里平静无限。 大裕的国书早便递到了大阮,做为战败国自然低人一等,大裕今次赔偿的银两数量、带去的礼物,连同灼华郡主的名字,都写得详详尽尽。 如今大阮的帝君是何子岑的父亲仁寿皇帝何昌平,仁寿皇帝捏着大裕的国书翻来覆去细瞧,深邃的双目中闪过一丝狐疑。 不单单这灼华郡主的名字极为陌生,连她的年龄也有些蹊跷。 当年瑞安长公主千娇百媚、如花似玉,仁寿皇帝当年她动过心,也曾起过要纳她为妃的念头,奈何这个女人眼大心大,除了皇后的宝座根本不肯下嫁。 花开堪折只须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