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96章 房二:我竟被当成了工具人 (第3/5页)
,食实封三百户……” 咔嚓——! 圣旨还没读完。 群臣已经被其中的内容劈疯了。 无他。 就是因为那几个字——“食实封三百户”! 按照唐朝制度。 九等爵位,都有相对应的福利条款,比如,国公食邑三千户,郡公食邑两千户,但这个“食邑”,只是个虚封。 就像驸马都尉。 听起来牛逼哄哄,实际一点儿权利都没有,跟长孙冲一样,就是个银枪蜡烛头…… 也就是说。 爵位,只象征着社会地位。 落实到钱上的。 只有相对应的田地! 按律,封爵授给世袭的永业田,亲王10000亩,郡王5000,国公4000亩,郡公3500亩,县公2500亩,侯1400亩,伯1000亩,子800亩,男500亩。 房俊是县子。 会自动获得800亩地。 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别的经济收入。 可现在不一样了。 圣旨上又补充了一点——食实封三百户! 这就意味着,房俊,可以获得课税户交纳的租税,这可是实实在在的收入! 正如《唐六典》所言: “然户邑率多虚名,其言食实封者,乃得真户”。 唐初,受爵的人不少,却没多少人受实封,那么,这个实封有多可贵? 《通典》记载: “自武德到天宝,实封者百余家。” 武德,是李渊的年号。 天宝,是李隆基的年号。 此间一百三十余载,历经李渊、李世民、李治、李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