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六十二章:高风亮节李原德 (第4/8页)
不敢得罪天子,犹犹豫豫的一直拖着。 于是,在朱仪的牵线下,通过袁彬征得了太上皇的同意之后,朱鉴便找上了李贤。 按照最开始的打算,李贤要做的,只是以礼部的名义,呈上冬至大节的仪注,这样一来,无论天子同不同意,其实都有能够应对的办法。 天子若是不情愿,那么便可搬出礼法,借此事让群臣明白,天子对太上皇的抗拒之心,进而争取东宫属官。 如果天子答应下来,也不是坏事。 一则之后朝拜太上皇更加名正言顺,二则,天子既然做出了让步,那么再提出东宫属官之事,天子否决的话,朝堂舆论也势必会有所不利。 当然,理论上来说,前者是最佳状态,因为冬至大节,的确有礼法仪典可以辩一辩。 但是后者的话,天子若是豁出去面子不要定要否决,那么朱鉴等人也只能接受。 毕竟,太子出阁前番已经过了朝议,天子若搬出这个理由,也难反驳。 不过,终归是有希望的。 真的走到了那一步,哪怕是最坏的结果,也可为下次重提东宫属官做好铺垫。 在这种盘算之下,李贤所要承担的风险,其实并不算大。 毕竟,冬至大节的仪注虽然有冒犯天子的风险,但毕竟是礼部部议出来的,得了大宗伯胡濙首肯的。 所以,李贤哪怕当这个呈递的人,也不会太被苛责,相反的,他主动担下了这个苦差事,还能得一番勇于担当的赞誉。 若天子否了,他更是能因为劝谏天子,而博得一个好名声。 至于之后,李贤就可以功成身退,真正提起东宫之事的风险,由朱鉴自己来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