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何故造反?_第四百六十七章:新的使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六十七章:新的使团 (第3/4页)



    这是短期的意义所在,如果把眼光放得更加长远,那么就和大明未来的羁縻政策相关联。

    互市的意义,在于大明通过不同的物资数量,品类的控制,扶持弱小的部落,打压强盛的部落,掀起部落与部落之间的对抗,保持草原的乱局。

    所以,需要早做准备,单单和一方势力交易,是不可取的。

    大明的朝廷,需要早一点适应这种非战争式的手段,消耗敌人的元气,稳固我军的力量,保持超然的地位。

    对于这些条件,朱祁钰有把握,也先会满意的。

    所以这一次的使团出使,不出意外的话,完成双方最终的确认,将太上皇带回来,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

    相比较上一次的使团,这次的使团显得朴素一些,看似阵仗不小,但是却什么金银财帛都没带。

    就带着一些御制之物,还是用来迎还太上皇用的。

    至于人选方面,正使右都御史掌鸿胪寺事朱鉴,副使礼部侍郎李实,大理寺少卿罗绮。

    或许是因为有朱鉴在,孙太后放心不少,英国公府这边,又在cao办丧事。

    所以这一次的使团,如果不算跟着一块回去的袁彬的话,就是清一色的文臣。

    除了朱鉴之外,另外的两个人也颇有意思。

    李实是自己上本要求出使,罗绮则是刑部尚书金濂举荐的。

    要知道,这次的使团和前次不一样,上一次是直接在廷议上就点了人。

    但是这一次,在确定副使的时候,朱祁钰却没有明确表示,所以,朝中大臣基本上都各自举荐了人选,甚至还有不少自告奋勇的。

    这些人里头,当然是有像朱鉴这样一心想要迎回太上皇的人,但是更多的,是盯住了这桩功劳。

    朝臣们都是人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