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七十九章:小王文的战斗力 (第2/4页)
题,而是大明的体统尊严。 怎么去评判一场仗打赢了还是打输了? 不是看双方谁牺牲的人少,而是要看开启战争的矛盾有没有解决,是被哪一方解决的。 作为挑起战争的导火索,大明兴兵北征,就是为了给也先一个教训,让他不要把大明当冤大头,保持边境的安宁。 这个时候,将原本永乐陛下和也先之父约定的人数扩充十数倍之多,岂不是自己打脸,承认当初北征是不义之举? 答应这个条件,丢的不是太上皇一个人的颜面,丢的是整个朝廷的人,对不起的,是二十万惨死在土木堡的官军将士! 所以,在李实自己看来,他这番话,说的还算轻的。 当然,朱祁镇或许并不这么认为。 此刻的他,回归京师的希望近在眼前,有些事情,他哪怕也懂,恐怕也不愿意懂。 被李实当面如此“进谏”,朱祁镇的脸色迅速涨红,捏紧了拳头,差点就要龙颜大怒。 不过到最后,他喘了几口粗气,到底还是压制住了情绪。 宠信王振,土木丧师,圣驾蒙尘,被俘北狩,这的确都是他自己犯下的孽,即便想不认也不行。 轻轻的将手按在案上,朱祁镇的声音有些发闷。 “王振无事之时,诸臣皆不说,如今有事,其罪却归于朕。” 听到太上皇如此带着抱怨的口气,李实更是眉头一凛,直接了当道。 “太上皇言诸臣不谏,然自太上皇大婚亲政之时起,便重用王振,群臣屡次弹劾,太上皇却对其屡有回护,荣宠日甚。” “正统七年,翰林侍讲刘球上本,谏陛下当躬理庶务,勿托之于宦官,否则大权恐遭窃之,有祸国之危。” “疏上,锦衣卫承旨以犯上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