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八章:得寸进尺沈司徒 (第2/5页)
。 商业贸易,虽然是四民之末,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它敛取暴利的能力,是十分强大的。 既然如此,那么这份暴利,为什么不能由朝廷来收取呢? 大明之所以会亡,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国库入不敷出,互市既然要开,必然会伴随着大笔的贸易往来。 这其中蕴含的利润无比惊人,与其让它流入民间,不如归于国库当中,缓解朝廷的财政压力。 当然,朱祁钰心里也清楚。 由户部出面经营官店,和外族进行互市的方式,至少在现在,是绝对无法在朝堂上通过的。 所以暂时来说,只能由皇店来出面进行交易。 尽管如此一来,他这个天子,必然会受人诟病,被视作与民争利,但是纵观大明的皇帝,有几个有好名声的? 只要不去碰一些完全碰不得的事情,区区名声算得了什么。 这点担当,朱祁钰还是有的。 另一头,沈尚书听到天子再度重复了一次,激灵灵的打了个寒颤,脑子迅速的就转了起来。 大明的商税是开国时便定下的。 不论何种货物,一律三十税一。 很多人都觉得大明抑制商人,抑制商业发展,但是其实只说对了一半。 大明轻视商人不假,但是对于普通的商业贸易,其实是持鼓励态度的。 听起来有点矛盾,但是确实是如此。 直白的说,太祖他老人家并不反对正常的贸易,但是他并不希望产生大量的专职商人。 太祖之所以定下三十税一的税率,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